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设有27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和1家附属省立医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学生39578人,其中,至诚学院学生13222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8381人。学校现设9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球第298名,内地高校51名;在USNews2024-2025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425名,内地高校第54名;在202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601-800名,内地高校并列43名;在2024QS亚洲大学排名位居第247名,内地高校并列55名。现面向社会招聘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48名,具体方案如下: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意识,学风正派,治学严谨;
3.身体健康,符合我省现行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
4.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5.年龄要求:博士报名者年龄要求40周岁以下(1984年1月1日之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报名者年龄要求45周岁以下(1979年1月1日之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报名者年龄要求50周岁以下(1974年1月1日之后出生)。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6.从海外(境外)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需毕业于国际知名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之一最新排名前500的大学,或所学专业在国际知名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之一最新学科排名前100,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国际知名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以ARWU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为准。
7.学历、学位、认证书等各项资格认定落款时间截止为2025年12月31日。
二、招聘岗位
序号 |
岗位名称 |
招聘 人数 |
专业 |
1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2 |
电气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 |
2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2 |
机械类、材料类、航空航天类、仪器仪表类、工程力学类、光学工程类、能源动力类等相关专业 |
3 |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1 |
数学类、统计学类、计算机软件技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类、通信信息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 |
4 |
化工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1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类、材料类、能源运输类、管道运输类、工程力学类、核科学与技术类等相关专业 |
5 |
土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2 |
土建类、材料类、环境生态类、水利类、交通运输类、机械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 |
6 |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1 |
经济贸易类、财政金融类、统计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电商物流类、旅游餐饮类、会计与审计类、公共管理类、卫生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系统科学类、计算机信息管理类、环境生态类、公路运输类、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类等相关专业 |
7 |
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 |
8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3 |
物理学、光学、仪器仪表类、电子信息类、通信信息类等相关专业 |
9 |
化学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3 |
化学、化工、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 |
10 |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1 |
经济学大类、管理学大类、理学大类、工学大类等相关专业 |
1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1 |
材料类、能源与材料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化学、纳米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能源与资源工程、氢能技术应用、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技术、能源化学工程、高分子合成技术、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 |
12 |
未来膜技术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4 |
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材料类、水利类、环境生态类、环境安全技术类、化工与制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核科学与技术类、林业工程类、药学类、能源动力类、轻化工类、土建类、计算机软件技术类、计算机硬件技术类等相关专业 |
13 |
医工交叉研究院辅助人员 |
2 |
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 |
14 |
医学院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10 |
动物医学类、动物生产类、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中药学类、化学类等相关专业 |
15 |
高等教育研究辅助人员岗位(一) |
2 |
图书档案学类、历史学类、公共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社会学类、会计与审计类、公共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统计学类、经济贸易类、财政金融类、工商管理类、法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信息管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软件技术类等相关专业 |
16 |
高等教育研究教学科研辅助人员岗位(二) |
2 |
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图书档案学类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相关专业 |
17 |
高等教育研究辅助人员岗位(三) |
1 |
审计学、审计(实务)、会计与审计、建设投资与审计、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 |
18 |
高等教育研究辅助人员岗位(四) |
1 |
土建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 |
19 |
福建省高校测试中心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2 |
化学类、材料类、物理学类、生物科学类、基础医学类等相关专业 |
20 |
机电工程实践中心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5 |
机械类、电气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仪器仪表类、艺术设计类、建筑学等相关专业 |
21 |
图书馆教学科研辅助人员 |
1 |
生物科学类、材料类、机械类、土建类、环境生态类、生物工程类、图书档案学类等相关专业 |
三、招聘程序
1.应聘人员在发送应聘材料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考核通知,可视为未通过筛选,恕不接受来访。
2.考核程序和时间等事项另行通知,应聘人员所留联系方式应准确无误并确保招聘期间保持通畅。
3.报名时间:方案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四、材料提交
凡符合报名条件的申请人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邮箱fzdxzp@126.com,申请材料及邮件主题命名为“岗位序号+岗位名称+姓名”。申请材料包括:
1.《福州大学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报名登记表》
2.个人简历
3.本科阶段以来的学历学位证明材料扫描件,取得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4.获奖证明、其他相关经历证明材料扫描件;
应聘人员应按照招聘岗位的条件要求报名,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资格审核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在任何环节发现应聘人员不符合招聘条件或弄虚作假的,将取消应聘者考试和聘用资格,问题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应聘材料恕不退还,请自行保留备份。应聘人员所留联系电话应准确无误并确保招聘期间保持通畅。
五、信息发布
本招聘方案在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福建就业网和福州大学人事处网站(https://rsc.fzu.edu.cn/)等网站公开发布。
六、考核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闽人发〔2006〕10号)有关规定,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考核环节对存在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七、体检
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我省现行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执行,未按时体检的,视为自动放弃。
八、公示
考核、体检合格,且符合岗位各项条件要求的拟聘人选在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福建就业网和福州大学人事处网站(https://rsc.fzu.edu.cn/)等网站公开发布。
九、聘用
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办理聘用核准手续,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十、福利待遇
1.纳入事业单位人员控制总量管理,享受国家和福建省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应的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待遇。
2.学校提供人才公寓周转房(过渡期三年),配套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彭老师,0591-22865282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邮编:350108)
附件:福州大学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报名登记表
福 州 大 学
2025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