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制度创新作出重大部署,为理论武装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指明方向路径。在工作环节上,要着力完善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方面制度机制,使各个方面之间更好衔接和相互促进。在工作对象和方法上,要坚持抓住重点、推动全面,“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突出抓好“关键少数”,使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同时要抓好基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学习,健全利用三会一课强化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的制度,更好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引导和服务群众的作用,推动理论宣传普及的对象化、精准化、全覆盖,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发挥其推动时代前进的实践伟力。在工作途径和载体上,要立足新时代特点,注重网上网下的联通结合,尤其要“建设和用好网络学习平台”,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顺手贴心的学习服务。在工作目标要求上,要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不断拓展理论武装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内心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思想和情感认同,汇聚起新时代高举旗帜、把准航向,开拓奋进、实现梦想的磅礴力量。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能够摆脱近代以来的屈辱,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昂首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完全归功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阐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关于坚守人民立场、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九个方面的思想加强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走心”入脑,不断增强影响力、说服力、战斗力。要突出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立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发展,为理论武装夯实基础。各类高校要发挥优势,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马克思主义学者和教师;各级党校和哲社科研机构要发挥各自优势,对重大课题实行联合攻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各具体学科的研究、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用科学思维去把握方向、辨明正误、找寻规律、探求和宣传真理,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必然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做到“四个坚持不懈”,围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要用好主渠道、建好主力军,把握课堂学习更具基础性、系统性的规律,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同时发挥所有课堂的育人功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人处世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有机融入各类课堂和对学生日常服务管理之中;把握教师政治状况具有较强示范性的规律,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注意把握潮流、引领风尚,注重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坚持实践育人、五育并举,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要加强党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发挥各级党组织动员和组织功能,确保全员参与、全程不漏、全面覆盖落到实处,使广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过程,真正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过程。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重大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思想理论、新闻舆论、文化文艺等各项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形势和动态的研判分析,按照谁主管谁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敢于亮剑、敢抓敢管,旗帜鲜明予以反对、抵制和驳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主动权。
(资料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