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为了山村百姓不再贫困——记“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拿口镇三峰村驻村第一书记艾茂才

来源: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 2022-09-14 09:44

三峰村驻村第一书记艾茂才在福建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会场

三峰村干部群众赠送锦旗感谢市人社局派来好干部

艾茂才 (右)在查看野生茶,拓展经展新路

邀请林业专家到三峰村传经送宝

  艾书记,感谢你为何厝组所做的贡献,在村财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你坚持协调有关部门完成了何厝组这条路的路面硬化,我本人感谢你!敬佩你!同时我代表何厝组全体村民感谢你!——何厝小组长吴永红

  艾书记,感谢你三年来为三峰村所做一切。你全心全意的付出都是为了三峰村人民的利益,三峰村人民感谢你,我们的好书记,祝您在新的岗位上工作顺利!——村民邢发兴

  马克思说过: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艾书记,您做到了!

  ——村民熊忠全

  ......

  这是拿口镇三峰村“户代表沟通群”“党员新驿站”的177位微信群成员在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艾茂才任职期满回单位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自发地用朴实的话语在群里为艾茂才点赞。

  艾茂才驻村三年,安心基层、真抓实干,为村里搭桥修路装路灯,协作发展竹产业,引导兴办合作社,村财自主经营性收入实现了零的突破......艾茂才驻村履职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他本人也在今年“七一”前夕、建党百年之际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被邵武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建好村班子,振兴弱散村

  “把驻村当事业,把驻地当家乡,把村民当亲人。”这是拿口镇三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童友贵对驻村第一书记艾茂才的简要评价。

  2018年,我市选派第七批驻村第一书记时,时年43岁的市人社局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人力资源经济师艾茂才,被选派到拿口镇三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明知山村偏远,工作艰难,但面对党组织的安排,他毫无怨言地带上行装,轻车简从来到山村履职,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村民,主动融入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与村民共商发展大计,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支持。

  艾茂才有20多年农村工作经历,曾在乡镇经管站担任站长10多年,对农村财务制度比较熟悉,懂得遵守村级财务管理有关政策和法规。他从驻村第一天开始,就琢磨如何为村里建设发展建立长效机制,答案是要先建立“好班子”,摘掉“贫困帽”。驻村后,艾茂才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落实驻村干部与村党员干部结对帮带机制,教思路、传方法,帮助村干部提升能力素质,逐渐改变了以往村党员干部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状况。

  艾茂才牢记在赴任座谈会上,市领导嘱咐:“驻村第一书记是党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是村里的‘第一把手’,不要辜负党的培养。”可是当他想好好干一番事业时,却出了“意想不到”的状况。驻村四个多月时,村“两委”部分成员因原涉嫌“扫黑除恶”有关案件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村“两委”成员顿时少了三个,村组织也被列入南平市级“软弱涣散村”。村“两委”人员少了,工作不能耽误,村里的许多工作需要加班加点。艾茂才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通,随时接听群众电话,争取不遗漏任何有关村里工作的呼声建议意见。有一次他去南平开会期间,接到村民电话,报告村部附近发现“山火”险情。艾茂才心急如焚,在向“119”报警的同时,果断打电话通知村“两委”紧急行动,组织青年党员、民兵扑灭“山火”。由于协调指挥的及时,“山火”很快得到迅速有效控制和扑灭,一次可能酿成山林火灾事故被消除在萌芽状态。

  2019年10月,三峰村“两委”部分成员涉嫌“扫黑除恶”有关案件经法院判决后,在拿口镇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于11月三峰村启动村“两委”届中补选工作。党员村民童友贵、童永福、熊应旺当选村“两委”成员。班子增添了新生力量,艾茂才如鱼得水,严肃地与班子成员“约法三章”,提出清正廉洁,团结奉献,倾心为民的要求。

  为了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艾茂才通过协调将市人社局四楼会议室作为在邵武城区的村流动党员驿站,又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童友贵居住的小区设立城区村民议事交流活动室。通过建立“三峰村党员新驿站”微信群为党员线上学习交流创设平台,村党支部成员还为党员发送政治学习材料,以送学上门等方式,加强村流动党员学习互动,并指导党员应用手机学习强国,让党员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家大事,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重振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精气神,提高党群干群的凝聚力、战斗力,艾茂才常常带着村“两委”成员到老同志、小组长、党员、村民家中走访,主动与村民拉家常聊村务,征求“金点子”,寻求解决村里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有时还自掏腰包垫付村务应急开支。

  三峰村党支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梳理出不少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艾茂才带领村“两委”成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投入30万元整修了各通组水毁路;投入27万元新建及改造饮水工程;投入85万元硬化何厝组道路2.14公里;投入19万元在南排组新建一座桥梁及护坡;投入10万元在下洋排新建公厕一座、村部改建公厕一座、完成地质灾害集中搬迁点路灯亮化工程;投入10万元新建候车凉亭3座…… 两年多来消化了村里的债务30多万元。如今的三峰村焕然一新,“脏、乱、差”不见了,基础设施在不断建设完善。真心付出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村里也摘掉了“软弱涣散帽”“综治一票否决帽”。

  艾茂才实干和真诚做事的态度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村民见到他,总是亲切地喊“艾书记”。但在艾茂才看来,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努力让三峰村一天一天好起来。

  做好竹文章,兴村又惠民

  三峰村地处偏远山村,海拔1160多米,距城区50多公里,有万余亩毛竹林,其中低产毛竹林7000多亩,毛竹是村民也是村集体一项收入来源。2018年,由于三峰村组织“软弱涣散”,多年来组与组、户与户存在分配不均,矛盾纠纷不断,村集体毛竹山十多年没有征收到林地使用费。如何化解这个难题,从根本上为村集体、村民增加收入,艾茂才费了不少心思。2020年初,艾茂才带领村“两委”向挂村领导之一、镇党委书记廖轶斌汇报,探讨村集体毛竹山林地使用费征收问题,斟酌初步方案。在廖轶斌书记带领下,村“两委”来到共建帮扶单位市林业局“取经”,寻求实现村集体毛竹山林地使用费零征收的突破。

  在市林业局经营管理技术人员指导下,经过4个多月的奔波,村“两委”商定在下洋排小组成立“丰产毛竹林专业合作社”,作为林地使用费征收试点,统一重新签订“农户经营毛竹山合同”。这项工作虽经村民代表表决并签字,但由于部分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迟迟没有落实到位。面对困难,艾茂才转变思路,在依托当地林场从木材林经营管理上做文章。他带领村“两委”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反反复复和村民沟通,梳理各方关系,最后村“两委”摸索出 “林场+村委会+村民”三方共赢的模式。鉴于三峰村海拔比较高,湿冷气候的时间比较长,交通不便等情况,采取特事特办的办法,经村“两委”研究并上报镇里和市林业局同意后,通过镇林业站重新测量木材林地面积,化解村民占用集体林地造林问题,新签订合同按照30元/亩年的标准(基准15元/亩年)征收林地使用费,林木经营管理归农户所有。同时在拨交山误造的木材林由张厝林场按每亩826元补偿给农户,原误造种植林木收归张厝林场经营管理,村委会也获得相应的林地使用补偿费。艾茂才通过多方面的协调努力,化解了林场、村委会、村民三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盘活了林场的营林资产,也为全市相关村化解多年来一些村民抢山造林难题提供了可借鉴样板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属于种植占用集体林未签合同的村民取得林地经营权,心甘情愿交林地使用费;属于拨交山的,村民获得了相应的造林补偿费,而村集体也额外取得了林地使用费。村民换一个角度获得实惠,村级组织重获认同感,再将工作重点转向毛竹山林地使用费的征收、村社一体合作经营管理上来。2020年三峰村收到集体毛竹山林地使用费5万余元,拨交山林地使用费3万余元,张厝林场支付了第一笔拨交山林地使用补偿经费近4万元,村财增收实现了零的突破,三峰村的创新做法得到了市林业局的充分的肯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三峰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优势和底气所在。但是,艾茂才见许多村民不懂得科学管理,“捧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萌发了“向绿色竹子要财富”的想法。他召集村干部、村民代表商定方案,提出依靠科技兴竹增收的想法。他把“竹”文章摆上了议事日程。上山头,下村组,进企业,搞调研,努力探索毛竹产业发展这篇文章。为了让科技兴竹走进家家户户,他多次邀请林业专家来村里举办培训班,进村入户为林农进行技术指导、咨询,实地指导村民科学管理毛竹林。他利用在农村多年工作经验,常利用“三峰村户代表沟通微信群”和村民一起探讨交流,让毛竹丰产走进广大村民心中,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同时通过村企合作促进增收, 2019年村“联姻”拿口竹制品公司协作经营,村财年可增收0.8万元,2020年村里新增了村集体与3家竹业公司的20万元毛竹产业示范基地协作经营项目, 村财年可增收1.2万元,为村里的脱贫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艾茂才的努力下,目前三峰村树立绿色、健康、环保的发展理念,以毛竹为本源的“丰产毛竹林示范片”初具规模,呈加速发展态势。“丰产毛竹林示范片”的建立让村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一支引领三峰村毛竹高质量发展的“土专家”在学习应用中得到锤炼。如今,村里的毛竹产业越来越红火。

  培好新产业,脱贫又造福

  为尽快吃透村情,艾茂才刚驻村时入户走访是他的工作法宝。“村民的淳朴善良温暖着我、感动着我,真心换真情,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有使不完的劲。”艾茂才对走村串户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体会颇深。

  攻坚脱贫是驻村第一书记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艾茂才特别重视。他喜欢与贫困户“攀亲交友”,问寒问暖,村里贫困户的困难原因他了如指掌。南平市审计局一位工作人员在审计村扶贫资金时说:“从事了这么多年扶贫审计,没有哪个干部象艾茂才这样对村里的扶贫信息了解的这么清楚,对贫困户应该享有的医疗报销、教育、产业帮扶等政策可以说是‘一清二楚’,并尽力一一落实。”

  为让三峰村尽快摆脱贫困,艾茂才思来想去决定以“科特派”身份牵手农民合作社来带动困难村民脱贫致富。2020年4月,艾茂才以南平市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加入“邵武市峰都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协作经营瓜蒌合同书》《民企带村结对帮扶协议书》,与贫困户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探索“贫困村+科特派+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促成村委会与邵武市峰都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经营中草药项目瓜蒌140亩,为村集体争取到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4万元,约定该项目村委会获得年收益率达10%以上,收益款列入村经营性收入项目。同时吸纳了村里12位贫困户和村民在合作社务工增收,这种收益共享的模式,既增加了村财收入,也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可以说一举两得。通过村企“牵手”,村里还“加盟”了一些发展大户,如加入“鑫时代”肉牛养殖合作社扶贫项目,每年村集体可增收6万元;协调7户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加入肉牛养殖合作社,每户年获得分红4000元;协调4户贫困户与拿口农业发展公司合作种植优质稻,每户获得5000元收益,同时接纳本村和其他村贫困户20户,通过入股合作社订单帮扶,每户年可获得分红3000元;扶持4户贫困户长期养殖鸡、鸭、蜂、羊、鱼增收;村集体投入资金1.5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修建三格化粪池户厕、整修房屋、帮扶生活生产等,进一步改善贫困户、五保户的生活质量。建档立卡贫困户60多岁的章德英和30多岁儿子杨长春相依为命,艾茂才帮扶她们在家附近竹林养鸡300多只,主动帮助她家线上销售成品鸡,年增收8000多元。大源组今年70多岁无劳动能力的一级聋哑残疾人朱英太,他儿子2017年不幸车祸身亡,妻子2019年病逝,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艾茂才自2019年底开始与这户贫困户结对帮扶,通过林业局林下经济办协调养蜂合作社每年赠送他们蜂蜜12公斤,还帮其儿媳在城区参与经营餐饮店等。艾茂才通过帮扶贫困户养鱼养蜂、产业代管、订单生产、小店经营等模式,让村里有初级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年收入增加近万元。

  作为科技特派员,艾茂才利用科技特派员网上服务农民的“慧农信”平台与农户分享种植养殖经验、人力资源管理、农经管理、项目运营、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等。通过微信群及线上答疑解惑及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农户进行培训,互相学习交流,促进农户学习新技术、新信息,农户带着问题学,带着兴趣学,开拓视野、掌握方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与此同时,艾茂才每月不定期地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开展技术培训或指导,鼓励村民开办家庭农场、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在艾茂才尽心尽责的引导带领下,两年多来为三峰村集体争取了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19万元,均长期投入稳定的合作企业,村集体每年可获得9万元左右的投资固定收益金,2020年村财自主经营性收入23.32万元,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也达到1.38万元,成功摘除县级“贫困”帽。

  三年来,艾茂才习惯了驾驶自家小车行驶在三峰村弯弯曲曲的山道上,习惯了坐在农家小院和乡亲们拉家常,畅谈三峰村的可喜变化和发展前景。三年驻村生活,艾茂才成了村民口中的“艾书记”“好兄弟”,收获了山村兄弟姐妹的深情厚谊。

  (黄自棋 文/摄)

  【学习道德模范 弘扬时代精神】“老黄牛”艾茂才:不待扬鞭自奋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