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冯鸿昌———港口设备的“守护神”

2017-09-12 09:54   来源: 本网     字号:    

  7月23日, 早7点,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MF8117航班直插蓝天,飞往北京。

  众多乘客中, 一名面容黝黑的青年安安静静, 并不起眼。 两天后,这名36岁的青年和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千手观音” 邰丽华、 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等, 共同当选为十二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他, 就是新一代高技能人才的代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工程部高级技师冯鸿昌。

  “去北京前知道自己会当选吗?”记者问。

  “我事先一点也不知道! 24号下午分团讨论会, 我们福建团的团长翻了一下刚下发的的名册, 惊喜地对我说: ‘鸿昌, 你入选副主席的候选名单了!’ 我凑过去, 果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当时都惊呆了。”冯鸿昌说。

  “现在有何感想?”

  “今年全国青联新增加了技能人才界别, 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技术工人的重视。 对我来说, 当选是荣誉更是责任, 只有更加勤勉地工作, 才能对得起组织的信赖和社会的关心!”

  “学习是我人生的第一要务”

  1997年3月, 冯鸿昌被厦门市机械技工学校南靖教学点推荐到海天码头实习。

  大海宽阔, 机械高耸, 一排排集装箱码放整齐。 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 来自山区的冯鸿昌既震撼又兴奋: 要是今后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那该多好啊!

  看出了这名学徒工的心思, 师傅周梁成鼓励他说: “要想留在这里, 就要掌握过硬的技术。” 从此,冯鸿昌将 “学习、 钻研” 这四个字刻在了心里。

  1999年, 冯鸿昌所在的龙门吊维修班组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新设备。当他翻阅设备技术资料时, 顿时傻眼了: 资料多为英文版, 对于只有中技学历的冯鸿昌来说简直就是“天书”。

  就此放弃吗? 不! 一咬牙, 冯鸿昌拿出半个月的工资,买了台 “文曲星”, 对着图纸一字一句注释。 几个月后,他整理出一份完整的设备维修中文资料,各种技术参数标注得清清楚楚。不久,公司让他负责美国卡特彼勒柴油机的大修,他带领班组仅用一周便顺利完成这项重任。

  从最初看到设备故障心里打鼓, 到后来心里越来越有底气, 冯鸿昌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于是, 他又自费报名参加了厦门市高级技工学校高职班, 一年学费3000多元,而当时他的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

  那些日子, 每天一下班, 冯鸿昌就骑1个小时的自行车, 从公司赶到学校上课, 有时都来不及换下工装。1999年4月的一天, 台风来袭, 他想都没想就顶风冒雨赶往学校。 平常1小时的车程, 这次蹬了两个多小时。 到了学校门口, 保安问: “大台风天的, 你怎么还来啊?” 这时冯鸿昌才知道, 受台风影响,学校已经停课了。

  蔡永丰是目前冯鸿昌所在工程部的经理。2000年, 公司举办学习培训班, 员工自愿参加。 一个周末,电闪雷鸣, 暴雨如注。 冯鸿昌以为不会有人来了, 因为连老师都迟到了半个小时。 “可当老师走进教室却发现, 竟然还有一名学生坐在角落里安静地看着书, 这个人正是冯鸿昌。” 说起冯鸿昌的学习劲头, 蔡永丰赞叹不已。

  冯鸿昌坚持不懈地将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 换来了累累硕果。2001年, 冯鸿昌参加厦门市第七届职工技术竞赛, 夺得 “技术状元”。2007年7月, 他取得高级钳工证书, 又获得电大大专文凭和技师、高级技师等10多个职业资格证书。2011年, 冯鸿昌作为全国劳模, 被工会免试保送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脱产学习并顺利毕业。

  坚持学习, 不断进取。 冯鸿昌凭借一技之长, 在厦门这座美丽的城市扎下了根。

  “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领先一步”

  港口大型集装箱装卸机械的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控制程度很高, 冯鸿昌扎根港口生产一线, 积极钻研维修技术资料和设备图纸, 带领班组成员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完成了446项技术革新。

  2009年6月, 针对传统的龙门吊作业噪音大、 耗能高的问题, 公司决定在海润码头实施龙门吊作业系统油改电项目, 并将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冯鸿昌带领的班组。

  冯鸿昌带领班组研究方案, 几经论证后, 决定在集装箱堆场的箱区内, 架设刚性滑触线供电线路。当龙门吊在箱区作业时, 关闭柴油发电机组, 所需动力由专门设计的集电装置将城市用电从滑触线输送到龙门吊, 达到用电力驱动替代传统的柴油发电机驱动的目标。 这项改造的关键技术是集电小车的保护、自动插拔系统和转场电源的切换技术。

  七八月的港口, 太阳火辣辣地暴晒着, 地面温度达近60摄氏度是常态。 在现场做技改和维修, 冯鸿昌他们必须着统一的工作服、 安全帽, 穿嵌有钢板的笨重的工鞋, 几分钟之内汗水就会湿透衣服, 黏在身上。

  大型龙门吊高度20多米, 轮胎跨距23.47米,设备有故障必须在露天维修、 调试。 对这种脏活、 苦活、累活、 险活, 冯鸿昌二话不说, 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等他处理完故障, 一脱鞋就能哗哗倒出半鞋子汗水。这对冯鸿昌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反复试验、 改进, 码头作业区堆场的40个箱区, 共38台燃油轮胎式龙门吊供电系统改造顺利完成。

  (下转第五版)冯鸿昌在调试设备。

  图为冯鸿昌(左)与同事在进行技改。

  (上接第一版)

  “以前装卸一个集装箱的成本是7元多, 改造后降到两元多, 仅燃油成本就为公司每年节约1800多万元;还减少了95%的废气排放, 噪音也从110分贝降到60分贝。该技术改造项目成为交通运输部和省、 市 ‘节能减排示范工程项目’。”蔡永丰说。

  2010年, 冯鸿昌与班组成员吸收国内外各大型码头的经验, 完成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改造, 解决了生产设备实时监控、 故障报警、 设备维护等难题。 这个系统平均每次可缩短20分钟维修时间, 减轻了维护工的工作强度,每年能带来300万元的间接维修效益。

  2013年, 冯鸿昌领衔革新理货模式, 减少了传统人工理货模式存在的人为差错和遗漏。 这一模式通过获取岸桥作业参数, 实时抓拍集装箱图片, 然后运用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将原本由人工确认的数据交给系统自动完成, 变 “一人一条作业线” 为“一人多条作业线”, 码头人员的办公条件和安全性得到较大提升。 目前,这种理货模式已在全国各个码头上广泛运用。

  除了不断创新外, 在建造大型设备方面,冯鸿昌也勇挑重担。

  2003年,公司派冯鸿昌到上海港机厂对两台当时国内最大跨距 (50米) 的轨道式龙门吊进行监造。 有人替他捏了把汗: 工程师都拿捏不准的东西, 你一个技校出来的工人行吗?但冯鸿昌觉得:这是压力,更是历练。

  第一次坐飞机、 第一次到国际大都市, 一般人都会先出去转转, 可冯鸿昌没有。 他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公司派来监理设备的, 不把这项工作做好, 就对不起公司对我的信任。” 下了飞机, 他就直奔上海港机厂,扎进了资料堆里。

  他一次次爬进高达60多摄氏度的箱体内部, 对焊接工艺、 安装精度逐项验收,提出了100多项整改要求和合理建议, 得到了港机厂设计师和监理师的高度认可。

  次年5月, 公司购买8台价值高达6000万元的龙门吊, 冯鸿昌再次被单位派出监造。

  这批龙门吊由某德资设备公司生产。 德国监理师对自己产品的信心满满, 坚持他们的固有程序和规章, 拒绝了冯鸿昌提出的吊具控制、 液压系统压力的修改等建议。 这下子, 冯鸿昌急了: “不做合理的修改, 这些设备进入码头就满足不了生产的要求。”

  看到德国监理师一点儿也没有妥协的意思, 冯鸿昌当场自己动手调试压力。 果然, 龙门吊主起升钢丝绳的张角较小, 引起了设备吊具的大幅晃动。 在事实面前, 德国监理师没了声音。 即将验收时, 冯鸿昌发现防摇系统液压泵的状态数值不对, 可德国监理师依然坚持原有数值。

  当着外方调试工程师的面, 冯鸿昌在一张纸上画出了龙门吊防摇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指出现在压力是60帕, 明显过大, 会加快防摇钢丝绳的磨损, 如果压力过小系统会失去作用。 看到外方工程师不以为然, 冯鸿昌再次动手调试设备, 动作熟练准确, 技术精湛, 让外方工程师大吃一惊。 他试了一下冯鸿昌调试出来的45帕压力, 不大不小刚刚好, 然后竖起了大拇指。

  交货后, 德国监理师由衷地对冯鸿昌说: “没想到中国还有这么优秀的技术工人! 有这样的工人, 就一定会有一流的港口!”

  刚参加工作时, 冯鸿昌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喜欢这个城市, 喜欢这个工作, 我会用千倍万倍的努力,来赢得别人对我的认可。” 他也确实做到了: 党的十八大代表、 全国劳动模范、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一项项荣誉, 见证着冯鸿昌的成长。

  “让工作室成为汇集众智的大舞台”

  “采用销轴撞击, 拆除销轴; 耳板磨损, 用堆焊进行修补; 调整小车轨道, 堆焊打磨消除铰点轨道高低差……” 不久前, 记者走进海天码头工程部维修车间一角的冯鸿昌工作室, 工人们正在激烈讨论一个修复改造方案。

  这一幕, 经常会出现在冯鸿昌工作室。

  2012年8月, 冯鸿昌工作室正式成立。3年来, 通过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不仅提升了技能大师的传、帮、带作用, 多项技术革新项目也在这里产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作为工作室组长的冯鸿昌, 不仅严格要求自己, 还支持鼓励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不断学习、 提高技能。 他把自己整理编写的 《轨道式龙门吊培训教材》 《康明斯柴油机技术规范》和 《BROMMA吊具培训教材》 等资料拿出来供大家学习, 还把自己的拿手绝活倾囊相授。

  截至目前, 工作室共组织技术交流培训28场, 参培人数近500人次,发表技术革新总结论文14篇, 带出高技能人才5人。

  严志展是一名年轻技术员。 从进公司第一天开始, 他的目标就是能够进入冯鸿昌工作室, 最终如愿以偿。他说: “跟着冯鸿昌等师傅, 我学到了很多技术和经验, 这让我能更迅速地成长。”

  经过几年努力, 冯鸿昌工作室已汇聚了30多名平均年龄35岁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 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中国企业培训创新成果金奖、 福建省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 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标兵、 厦门市党建十大优秀品牌等称号。

  “码头给了我成长成才的舞台。我不管获得过多少荣誉, 都属于过去。 我只有更加辛勤努力工作, 才能为码头创造更大的价值。 累并快乐着,这就是现在的我!”冯鸿昌说。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