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要闻 > 交流园地

厦门市思明区:创平台 建机制 造场景 积极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新模式

来源:厅政策法规处、厦门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 : 2024-03-27 10:16

年来,厦门市思明区坚持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和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建设作为推动综改试点、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两端双线、三新多元”(服务平台企业和快递骑手两端,促进线上线下功能整合,打造“三新”应用场景,构建多元共治共享大格局)新模式,建成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思明分中心暨思明区新就业形态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扎实开展企业用工合规指导、劳动法律宣传、劳动争议预防调处及关爱服务,打通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最后一公里”。20234月,思明区人社局荣膺全国首批“法治人社建设优秀单位”。 

创设“两端”平台,拓宽权益保障覆盖“面”一是完善服务清单。面向平台企业和快递骑手两方面主体,围绕平台企业成长、职工个人发展全生命周期,推出服务清单动态管理机制,设计开发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清单和产品,形成站点建设“四个一”方案和企业用工指导、法律咨询援助等常态化服务7项,服务覆盖饿了么、朴朴等平台企业及新业态劳动者2.1万人。二是推动数实融合。线上依托12345政务热线、市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智慧仲裁系统、“思明工会e家”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供劳动保障政策法律咨询、案件投诉申报等24小时服务。线下依托思明区职工服务中心,打造“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思明分中心”,文体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案件调解室一应俱全,常设服务窗口5个,实现“线上点单派单、线下服务解决”一体化融合服务。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分期分批次对劳动争议调解员、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等开展专业培训,2023年共组织站点工作人员培训4场200余人次,发动平台企业职工等参加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118人次。发动“思明人社阳光先锋号”党员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挂钩辅导,安排10名调解员到区仲裁院仲裁庭跟班学习,促进人员双向交流提升。 

构建“多元”机制,夯实权益保障网络“点”。一是深化部门联动。发挥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人社、工会、工商联)职能,建立街道、社区、园区三方机制,形成共同研究、共同指导、共同督查的“三共同”格局。拓展“仲裁+X”机制,引入法院、检察院、法援、街道等多部门力量,构建多方协同的立体工作网络。二是深化社会参与。凝聚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调动社区、物业、商协会、网约配送员联合工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劳动关系治理,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业务办理、技能培训、心理咨询、休闲娱乐、劳动争议调解等服务,实现阵地共用、活动共办、成果共享,形成“磁场叠加”效应。三是深化调处化解。实行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诉前调解和案件分流制度,打造“委托调解+调解协议仲裁确认+法律援助”一站式维权“绿色通道”。2023年,全区受理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187起,其中9月份成功化解一起14名骑手集体维权案件;立案审结劳动争议仲裁案件81件,结案金额140万元。 

打造“三新”场景,织牢权益保障近邻“线”。一是打造权益保障“新通道”。创新服务模式,增设预约调解、线上维权咨询等功能,推行“预约式”“坐诊式”服务。对新业态行业用工、权益保护普遍性问题,不定期邀请劳资纠纷调解专家、律师或劳动争议审判工作者进企一对一“坐诊”。二是打造普法宣传“新窗口”开展“三类常态普法行动”,向平台企业和快递骑手开展普法宣讲、开展劳动用工法律体检。2023年累计开展普法活动22场,提供法律服务700余人次。打造“从心出发·知心乐调”服务品牌,鼓励引导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师等专业人士参与,并定期举办“遵法守法·携手筑梦”等系列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三是打造职工关爱“新驿站”。依托思明区职工服务中心,全年举办“送服务、送清凉、送知识、送关爱”系列公益活动54场,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4000余人次;定制暖心服务菜单,宣传推广“益鹭保”职业伤害保险已有4000人参保发放“平安返厦”补贴,已有226名骑手领取补助金10万元开展高温慰问500余人受益。

(福建省人社厅政策法规处、厦门市人社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