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民生保障

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一论促进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 : 2022-04-28 16:52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四五”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蓝图已绘就,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要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我国不断深化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从单项突破到整体推进,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2012年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7.88亿人增加到10.07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52亿人增加到2.18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1.9亿人增加到2.67亿人。60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这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既要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有益经验,也要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社会保障事业行稳致远。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制度引领,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前进。要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社会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对社会保障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紧紧围绕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战略眼光,增强风险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要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五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既能抵御可以预见的生老病死等各种常规风险,又能应对难以预料的非常规风险。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监督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照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本报评论员) 

附件下载: